中材科技(阜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由生产一厂、生产二厂、实验工厂组成,这次荣获集团“党员先锋岗”工艺装备部工艺管理岗就是实验工厂的重要岗位,这个岗位负责叶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稳定性和日常生产工艺指标的控制,有效改善产品质量,避免产品缺陷的发生。
陈亚军作为集团“党员先锋岗”的负责人对叶片有着深厚的感情,他2012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到中材叶片阜宁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在阜宁公司工作的5年多时间里,从懵懂的大学生,迅速成长为厂里技术业务的骨干,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
从“图纸”到产品
“我们这个岗位的任务,就是要将设计人员手中的图纸变成现实的产品,还要符合实际的叶片生产现场的工艺条件,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工过程中不断优化各项生产工艺数据,最终要将新品完美无缺的呈现在客户面前。”陈亚军认真的介绍到。随着清洁能源的大量采用,风电作为主要清洁能源来源之一,风电叶片的型号更新换代的很快,新型号的叶片很快就设计出来,这就需要迅速将设计变成产品,工艺成熟后推向市场。在新型号的试制工作中可谓是一路艰辛,在充分研究方案的基础上,陈亚军和何启国、吴汉鼎组成“试制小组”开始了新型号的首支首套的研发试制工作。
在失败中重新开始
叶片的新型首支首套生产是最困难的,一切都要一点点摸索生产。叶片生产要求高,生产中间不能停止,基本上技术人员要从头盯到尾。尤其是要批量生产的叶型,需要充分考虑批产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生产周期是制约叶片批量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新型号叶片能够实现24h的生产周期目标,需要在叶片在试制时就着手进行相应的策划及部署。蒙皮灌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前期叶片灌注耗时达到3.5小时,与计划耗时相差甚远。“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陈亚军在首支叶片辅材布置及灌注时进行了全程的跟踪,灌注完成已经是凌晨时分。第二天根据现场实际跟踪发现的情况组织项目组成员充分的讨论分析、借鉴学习其他型号类似的经验,重新制定了试验方案。终于通过整个试制项目组共同的努力,在第二支叶片生产时就达到了最初计划的2小时灌注目标。
陈亚军说:“由于试验生产的特殊性,整个试验加工的环节需要我们全程跟踪,每一道工序都要盯着。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候家里我照顾的很少,都是爱人全力支持,他和我一个厂非常能理解我。”在对工作上,陈亚军这样讲到:“我觉得现在做的工作也只是自己应该做的而已,每一次试验领导都信任的说,你一定能行,我觉得就为这我就要好好干,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