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材科技劳模”专题系列报道(9) 膜材料“掌舵人”的“三不”--记中材科技劳模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总经理 王屹
- 2018-07-19
- 为了采访到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的“掌舵人”,记者提前两周就开始预约这位“掌舵人”,期中多次预定的采访都因他临时出差而只能改期,终于还是在一个周日的下午采访到了他。他就是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总经理王屹,在采访王屹,总想通过提问从他身上挖掘出坚守膜材领域在的心路历程。可是王屹的身上鲜有跌宕的情绪起伏,更多的是一种平铺直叙的淡定。王屹1995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前身是华东化工学院,学习化学工程专业。从学校毕业他迈进南玻院的大门,在南玻院他先是到技术项目组学习,之后又跟着师傅跑销售“闯市场”,这样一干就是23年。在这23年里现场、市场的双重磨炼渐渐地历练了王屹坚毅性格和敢于挑战的勇气,带领着中材科技膜材料成为国内外膜材料产业领域的一流企业和民族第一品牌。
勇者不惧
1997年6月23日,这个日期王屹记忆犹新这是他第一次到沈阳松下电池拜访客户日子,当时都知道沈阳松下电池行业内的“老大”,对产品供应的技术门槛高、考察时间长等多道难关,王屹当时就想:“只要能打入它的供应商队伍,我们就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就可以证明我们的实力。”从那以后,他每年都去沈阳松下电池去拜访客户,面对客户挑剔的质疑,他用自己优秀产品质量和检测结果慢慢消除对方顾虑;有时拜访客户,客户临时有事,他一等就是一天,非要见到客户。就是这种精神经过“八年抗战”,终于2005年终于打入沈阳松下电池成为供应商。成为供应商就完了吗?那你可小看王屹,当时王屹就坚定的说:“要做就做最好”。就这样,他有带领团队进一步优化产品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保证产品优级品率和稳定性。2006年经过松下近乎苛刻的考核,他们从几百家的供应商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沈阳松下仅有三家A级优秀供应商之一。
仁者不忧
2016年初,膜材公司面临巨大挑战。为支持锂膜新产业发展,膜材料公司从大局出发选派大部分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输出到中材锂膜公司,与此同时,膜材料公司面临着严重人才短缺危机。面对压力,王屹毫不犹豫,他加强队伍培养力度开展“大、小流转培训”。大流转是管理层的轮岗培训,小流转是生产操作技术层的轮岗培训,实现了从公司管理层到部门长、厂长等中层管理人员,并且常态化推行。全年实现班组小流转以及车间大流转培训总计1500多人次,员工队伍技能提升有效落实减员增效,为顺利实施隔板产能转移和滤纸滤料产能扩大做出贡献,同时这支一岗多能的员工队伍必将为今后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大、小流转培训”给公司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打破了僵化的思维模式,从新的视角关注解决问题、从系统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进部门间协作,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培养生产技能多面手。
知者不惑
这两年膜材料下游行业的萎缩和竞争对手的恶意低价竞争,一度使得公司经营滑入低谷。膜材料的发展在哪里?方向在哪里?王屹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2017年,王屹经过很多个夜不能寐的夜晚梳理,确定了“调结构、保增长、深化提质增效”目标方向,同时以“调结构”成为全年工作的重要核心:成本低的基地优先排产、利润好的产品优先生产、现金流、利润率好的产品、市场重点开拓。王屹精心制定战略方案,就是瞄准电力滤料市场第一大客户发起进攻,针对大唐集团首次年度长协滤袋招标,他亲自带队研究评标规则、关键技术及商务要点,最终以两个标段报价优势及综合打分第一成绩,顺利拿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项目,实现继水泥、冶金、炭黑行业之后,向电力市场迈进至关重要的一步。凭着这股对市场执着和拼搏,至2017年底,电力滤料市场占有率已达15%;隔板市场占有率18%,保持第一;滤纸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超过20%,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海外市场销售额及回款首次双双突破亿元大关。
采访过程中,面对成绩王屹总是非常谦逊,用膜材料综合部王冬梅部长的话说:“王总低调,务实,能干,你采访到这么多材料非常不容易了。”可以感觉到王屹热爱着工作、热爱着南玻,他说:“我非常喜欢这个事业,爱着这里的人。每当我迎接挑战的时候,南玻院的领导都会来鼓励我,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都会为我打气鼓劲”。 王屹还说:“前进的路上要感谢的人很多,感谢我们的膜材团队、还要感谢就是自己的媳妇,她是一名老师,由于自己工作很忙,家的工作全部由媳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