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材科技“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题报道(9)--湖南中锂:攻坚克难乘势发展勇攀隔膜制造高峰
- 2019-10-05
- 湖南中锂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今年新加入中材科技的控股子公司,是专业从事锂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在常德经开区成立,目前在湖南常德、宁乡和呼和浩特有三个生产基地,共有16条日本东芝全套进口湿法隔膜生产线,其中常德工厂8条,宁乡工厂6条,呼市工厂2条。现有产能规模位居全国第二位,宁乡工厂还建设有11条进口涂布线的隔膜涂覆中心和研发中心。公司始终把“致力绿色能源、建设美丽中国”做为企业使命,坚持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实现“成为中国锂电湿法隔膜行业领先品牌”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
湖南中锂公司从2012年成立,2014年第一条产线投产、产品首次走向市场,到现在短短几年时间产能规模跃居隔膜行业第二,他们究竟是怎么从一个行业内默默无闻的企业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隔膜制造专家的呢?他们是如何实现快速复制发展的呢?现在我们就来讲一讲中锂故事。
一、坚定发展信心,攻克技术难关,掌握隔膜制造工艺。
回顾湖南中锂公司的发展,也和大多数初创企业一样,由于没有掌握隔膜的核心技术,公司在创业初期吃了不少的苦头。中锂公司的原当家人在涉足隔膜制造产业之前一直在做传统产业的电石,很早就意识到高耗能行业已经严重过剩,不及时转型的话企业经营将会日益困难。在2012年左右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商机,发现锂电池隔膜制造是国家政策主导和大力扶持的创新产业,让他们果断投资锂电池隔膜产业,一脚踏入了这个全新的、未知的、陌生的新材料领域。但是,电石行业和隔膜制造行业的跨度实在太大了,他们从对锂电池湿法隔膜的生产制造一窍不通,到今天能够掌握核心生产工艺技术;从行业内默默无闻,成长为隔膜制造知名企业;从产品不被市场认知到现在完全被市场所接受,一路走来的艰辛非常人所能够理解。
说起动力锂电池湿法隔膜,在外人看来不过就是一张薄薄的塑料纸,会有什么复杂高深的技术含量?可就是这么不起眼的材料,我们国家在较长的时间内还在依赖进口。中锂公司全套引进的是日本东芝湿法异步双拉生产线,在和日方技术人员交流时由于语言不通,知识不够,或许还有一些技术秘密不能传授,让他们在调试的过程中始终不能生产出一平方米的合格产品。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一年半,光是试车调试就砸进去3000多万元。最困难的时候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无米下锅的地步,个中滋味是旁人难以想象的。怎么办?中锂公司的当家人还真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日本人能够干成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干成。他们狠下心来,给日方技术人员下了最后通牒,限定在一周之内调试出合格产品,否则就请走人。结果,日方人员因没有完成目标真走了!面对困境,他们只好把自己仅有的几名核心技术骨干组织起来,从最初的原料配方开始摸索,从工艺参数的细微调整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慢慢调试,就这样没有白天黑夜的在现场干了起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他们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辛钻研下,突破了工艺、设备等方面一个又一个难题,生产线终于开起来了并生产出第一卷合格的隔膜!在随后的生产过程中,又不断调整并固化了所有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全掌握了日本东芝生产线的诀窍。这也给了他们继续订购日本东芝生产线,扩大企业规模,成为行业排头兵的信心和底气!
二、规范工艺流程,稳定产品质量,满足客户品质要求。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生产调试成功了,仅仅是第一步。这个时候的他们在行业里仍然籍籍无名,要想得到客户的认可,又要通过很多品质测试的关卡。一张不起眼的隔膜仅是关键质量指标就有十多项,他们又背着样品找第三方进行测试,取得检测报告,再一一送到客户处进行试样。最终,他们用真诚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打动了下游客户,答应进行小批量试用。这个时候,他们才有了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容。
样品通过了客户试用,可怎么样确保长期质量稳定,这一课题又摆在了他们面前。隔膜的厚度只有头发粗细的十分之一,要想保持大批量产品的一致性,难度不亚于调试出合格的隔膜。他们又用起了土办法,把核心骨干集中起来,跟班连轴转。仔细观察隔膜产品质量最优时候的原料配方以及挤出、流延、拉伸、烘干、定型等各个工序的上千个测量点的工艺参数,将前后工序运行的最佳参数进行匹配,总结、调试、再调试、再总结,最后固化成生产工艺操作规程。通过强化操作人员的培训,严格工艺参数调整的程序,做到了人机的紧密结合。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把自己从外行锻炼成了专家,也把中锂公司的员工带成了专业技术过硬的隔膜制造能手。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指标一致性超越了国内同行,部分指标甚至优于国外先进企业,在行业内一炮走红,这也为日后扩大生产规模布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加强工艺研究,重视知识产权,开发高端隔膜市场。
湖南中锂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湿法隔膜制造和检测装备,致力于隔膜产品的进口替代,已成为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以及比亚迪、ATL、亿纬锂能等国内领先锂电池企业的主力供应商,韩国三星、SK、LG以及日本松下等海外客户也在逐步开发和批量供应。公司通过全套引进日本先进的生产线和检测设备,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具备驾驭制膜设备和工艺的全部能力,完全掌握了湿法隔膜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是全国最早采用湿法合成工艺技术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在材料改性完成后可以制备出高强度、高一致性、耐高温性的高端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在孔隙率、热收缩、拉伸强度等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平,在隔膜微孔的尺寸和分布的均一性方面,通过长期自主研发取得了突破,是国内目前唯一可同时供应ATL、BYD、CATL三家电池厂商的企业。
中锂公司作为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业创新孵化平台,与中科院共建了膜科学研究院及博士后工作站,是湖南省唯一先进动力电池隔膜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常德市高性能隔膜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获得“第三届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大会科学技术成果优秀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常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常德市长质量奖”等荣誉,2019年7月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评价。共取得核心工艺技术专利52项,其中“一种高比能电池隔膜的湿法制备工艺”被国家工信部科技情报所组织专家评价为国际先进,隔膜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公司现已具备稳定生产7μm、9μm、12μm和16μm湿法锂电池隔膜及单面、双面陶瓷涂覆的能力,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四、吸引优秀人才,拥抱资本市场,抓住行业发展窗口。
产品不愁卖了,企业也得到了下游客户的认可,他们将企业做成全球领先的雄心再一次被激发起来。可是,他们又遇到了人才和资金瓶颈。他们知道自己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土专家”,要想快速扩张企业,没有真材实料的专业人员是不行的。他们就利用出差走访的机会,遍访业内同行,用一颗真诚的心、坚强的人格魅力,美好的企业发展愿景和适度的薪酬待遇,吸引了一大批业内优秀的技术人才和操作能手加盟中锂公司,并破格提拔使用,提前压担子进行锻炼,为中锂公司的大发展准备人才队伍。而且还规划在适当的时候建立国家级隔膜研发中心,继续吸收高端专业人才研究多功能动力锂电池隔膜产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成为锂电池隔膜最大的应用市场,而且要求隔膜朝高端化方向发展。按照2025年全球达到195亿平方米、国内超过120亿平方米的预测需求量,可以预见隔膜行业存在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中高端产品将逐步占据主要市场,进口替代空间仍然很大。高端动力电池湿法隔膜未来发展趋势良好,盈利增值潜力巨大。他们也想紧紧把握行业发展窗口期,快速扩大产能规模。但要靠自身积累完成后续生产线的建设,不仅速度慢,而且困难重重。必须要借助资本的力量。今年8月份,中材科技入主中锂,才又让中锂公司重新焕发活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8月20日,湖南中锂加入中国建材集团发展动员大会在常德经开区大礼堂隆重召开,集团副董事长李新华等领导亲临会议,为中锂公司的再发展绘就了一幅宏伟蓝图。加入实力雄厚的央企集团后中锂公司又迎来了再一次搏击隔膜市场,勇争全球第一的历史机遇。全体中锂人感受到了集团领导的殷切期望,决心在“三精”管理上下功夫,决定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继续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回顾这么多年的发展,由于中锂人始终不忘初心,才有了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能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在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股份、中材科技的强力支持下,中锂公司规划到2021年基膜产线达到24条,产能规模达到12亿平方米,涂覆产线达到19条,产能规模达到3亿平方米,为中材科技将锂膜产业打造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隔膜制造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